在这个碎片化的信息时代,注意力是不可或缺的稀有资源,所以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培养也越来越重视注意力的提高。那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呢?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大脑可以释放肉眼及耳朵,看或听不到的脑波,例如:
(1)δ波(0.5-4HZ):刚出生的背景节律以δ波为主,正常成年人只有在睡眠状态会出现δ波,如在清醒状态下出现,则放电部位可能有病变,如癫痫、脑外伤等。
(2)θ波(4-8HZ):与人的睡眠和创造性思维有关,通过对患者θ波的增强训练,提高θ波在脑电中比例,可以治疗失眠和睡眠障碍、神经衰弱等。
(3)α波(8-13HZ):在头部的顶区和枕区最明显,与人的深层次思考有关。当人在深思问题时,躯体处在一种高度放松状态。故在焦虑治疗中做α波增强训练,增加α波在脑电中比例,可以改善焦虑症状。
(4)SMR波(12-15HZ):与肌体的自控和调节能力有关,对于多动症儿童做SMR节律增强训练,可以改善多动症状。
(5)β波(16-30HZ):与人的注意和焦虑有关。脑电以β波为主时,人只会处在两种状态:非战斗即逃跑。做β波增强训练可以提高个体的警觉水平,改善注意力缺陷问题。
通过上述的集中脑波可以了解到做β波增强训练可以提高个体的警觉水平,改善注意力缺陷问题。而大脑生物反馈仪训练儿童注意力时,主要也是参考β脑电波及SMR波的变化。
当儿童注意力集中时,β波的频率较高,游戏中显示的画面连续流畅,例如,“海鱼游动”;当注意力不集中时,β波维持时间较短或上下波动较大,稳定性差,游戏中显示的画面将不连贯,例如,海鱼不动。
大脑生物反馈仪通过EEG传感器采集和放大由患者脑细胞产生的微弱电信号,根据采集到的不同脑电波进行针对性的信号记录和分析,将脑电流节律变化信息转换成卡通动画,呈现在显示屏上,通过画面,肉眼就可观察到人体的脑电波形的变化,通过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强化 , 使 16 ~ 20 H z的 β 波抑制 5 ~ 8 H z的 θ波 , 训练过程中将脑电模式反馈给患儿 , 通过反射调节改变脑电波型 , 强化对大脑有利的波型 , 形成牢固的操作性条件反射 。
不同频段脑电波的活跃程度能够反映儿童当前的身心状态及大脑觉醒情况,儿童在困倦、注意力分散、多动时,慢波活动增多、快波较少。脑电生物反馈训练是在准确测定儿童脑电信号的基础上,再根据儿童当前的能力和兴趣,制定个体化的训练方案,结合行为干预的方法,帮助儿童在游戏情景中通过自身调节来改善脑电波形,从而改善脑功能,从根本上改善儿童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动抽动等问题。
热2020-01-21
热2020-04-27
热2020-04-29
热2020-04-17
热2020-05-04
热2020-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