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6 14:49:02作者:admin来源:未知

 儿童抽动症是多发于儿童期的运动性或发声性肌肉痉挛,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刻板的动作,例如频繁地眨眼、做怪脸、摇头、耸肩、做出咳嗽声、清嗓声等。现在多主张把病程在1个月到1年者称为暂时性抽动障碍;病程在1年以上的称为慢性抽动障碍,在慢性抽动障碍中,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应不同时出现。该病发病率约为1%~7%,有报告达4%~23%者,多见于学龄前及学龄早期儿童,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约为3~4:1。一般可短时间内自愈或经治疗而愈,顽固者可延数年,甚至延续到成人期的过程。

儿童抽动症

 病因可能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1.遗传因素  短暂性抽动障碍可有家族聚集性,病儿家族成员中患抽动障碍者较为多  见,故认为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2.躯体因素  起始往往由于局部激惹而产生抽动。如眼结合膜炎或倒睫刺激引起眨    眼;或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现吸鼻、面肌抽动。当局部疾病原因去除后,抽动症状仍继续存    在。

 3.杜会心理因素  儿童由于家庭生活事件如家庭不和、父母离婚、亲人死亡、学习负担过重等影响,抽动成为心理应激的一种表现。

 4.器质性因素   围生期损害,如产伤、窒息等因素可能与本症有关。

 5.药源性因素  某些药物如中枢神经兴奋剂、抗精神病药等,长期服用可能产生抽动的副反应。

 某些精神刺激可诱发本病,例如对学习要求过度、责备过多、家庭不和、感情上受到忽视或环境中某些紧张气氛等,这些因素均可使小儿产生矛盾心理,抽动行为即是心理上的矛盾冲突的外在表现。另外,过分限制儿童的活动也可成为本病的诱因。

 让患儿养成按时作息起居的良好生活习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患儿身体过度劳累,良好的家庭环境对抽动症的预防和治愈都有非常明显的效果。

想要了解更多, 请添加 13813910937 联系老师